為(wei)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(wei) 大複興(xing) 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
李國英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3年07月26日 第 11 版)
黨(dang) 的十八大以來,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,親(qin) 自擘畫、親(qin) 自部署、親(qin) 自推動治水事業(ye) ,發表了一係列重要講話,作出了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,明確了“節水優(you) 先、空間均衡、係統治理、兩(liang) 手發力”治水思路,確立了國家“江河戰略”,謀劃了國家水網等重大水利工程,提出了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。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關(guan) 於(yu) 治水的重要論述,係統回答了新時代為(wei) 什麽(me) 要做好治水工作、做好什麽(me) 樣的治水工作、怎樣做好治水工作等一係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,具有很強的政治性、思想性、理論性,為(wei) 新時代治水指明了前進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。新征程上,要深入學習(xi) 貫徹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關(guan) 於(yu) 治水的重要論述,完整、準確、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,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,為(wei) 全麵建設社會(hui) 主義(yi) 現代化國家、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(wei) 大複興(xing) 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。
堅持和加強黨(dang) 對治水工作的全麵領導。中國特色社會(hui) 主義(yi) 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(chan) 黨(dang) 領導,中國特色社會(hui) 主義(yi) 製度的最大優(you) 勢是中國共產(chan) 黨(dang) 領導。深入學習(xi) 貫徹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關(guan) 於(yu) 治水的重要論述,要堅持以習(xi)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(hui) 主義(yi) 思想為(wei) 指導,全麵貫徹黨(dang) 的二十大精神,深刻領悟“兩(liang) 個(ge) 確立”的決(jue) 定性意義(yi) ,增強“四個(ge) 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(ge) 自信”、做到“兩(liang) 個(ge) 維護”,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行力,堅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(xi) 近平同誌為(wei) 核心的黨(dang)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堅決(jue) 貫徹落實好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重要講話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(dang) 中央關(guan) 於(yu) 治水的各項決(jue) 策部署。
堅持治水安邦、興(xing) 水利民。水是萬(wan) 物之母、生存之本、文明之源。深入學習(xi) 貫徹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關(guan) 於(yu) 治水的重要論述,要站在黨(dang) 和國家事業(ye) 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,深刻認識治水的重要戰略地位作用,自覺把治水放在中國特色社會(hui) 主義(yi) 偉(wei) 大事業(ye) 的全局中去謀劃和部署;要堅持民生為(wei) 上、治水為(wei) 要,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(wei) 出發點和落腳點,下大氣力解決(jue) 好人民群眾(zhong) 最關(guan) 心、最直接、最現實的涉水利益問題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(zhong) 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堅持高度重視水安全風險。當前,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、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,水災害突發性、極端性、反常性越來越明顯,水資源短缺、水生態損害、水環境汙染等新問題越來越緊迫。深入學習(xi) 貫徹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關(guan) 於(yu) 治水的重要論述,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、責任感、緊迫感,統籌發展和安全,深刻認識新征程治水肩負的新使命新任務,增強憂患意識,樹牢底線思維,全麵提升防範化解水安全風險的能力和水平,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線。
堅持以“節水優(you) 先、空間均衡、係統治理、兩(liang) 手發力”治水思路為(wei) 引領。保障水安全,關(guan) 鍵要轉變治水思路,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站在人與(yu)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,準確把握人與(yu) 水、水與(yu) 生態、水與(yu) 經濟社會(hui) 等辯證統一關(guan) 係,把“節水優(you) 先、空間均衡、係統治理、兩(liang) 手發力”治水思路不折不扣落實到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各領域、各環節、全過程。堅持節水優(you) 先方針,落實全麵節約戰略,大力推動農(nong) 業(ye) 節水增效、工業(ye) 節水減排、城鎮節水降損,推進由粗放用水方式向節約集約用水方式的根本性轉變。堅持人口經濟與(yu) 資源環境相均衡的原則,全方位貫徹“四水四定”原則,把水資源、水生態、水環境承載能力作為(wei) 剛性約束,嚴(yan) 守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限,促進經濟社會(hui) 發展全麵綠色低碳轉型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(ti)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,從(cong) 生態係統整體(ti) 性和流域係統性出發,追根溯源、係統治療,讓河流恢複生命、流域重現生機。堅持政府作用和市場機製兩(liang) 隻手協同發力,努力形成政府作用和市場作用有機統一、相互促進的格局,增強水利發展活力。
堅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(zhong) 生命財產(chan) 安全放在第一位。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決(jue) 定了我國水旱災害頻發多發,防災減災是一項長期任務。深入學習(xi) 貫徹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關(guan) 於(yu) 治水的重要論述,要堅持安全第一、預防為(wei) 主,錨定人員不傷(shang) 亡、水庫不垮壩、重要堤防不決(jue) 口、重要基礎設施不受衝(chong) 擊的目標,以流域為(wei) 單元科學安排洪水出路,優(you) 化流域防洪工程布局,加快完善由水庫、河道及堤防、蓄滯洪區等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(ti) 係,加快數字孿生水利建設,強化預報、預警、預演、預案功能,提升水旱災害防禦的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水平,構建抵禦水旱災害嚴(yan) 密防線。
堅持加快構建國家水網。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指出:“水網建設起來,會(hui) 是中華民族在治水曆程中又一個(ge) 世紀畫卷,會(hui) 載入千秋史冊(ce) 。”深入學習(xi) 貫徹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關(guan) 於(yu) 治水的重要論述,要適度超前開展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建設,優(you) 化水利基礎設施布局、結構、功能和係統集成,以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係、重大引調水工程和骨幹輸配水通道為(wei) “綱”,以區域河湖水係連通工程和供水渠道為(wei) “目”,以控製性調蓄工程為(wei) “結”,聯網、補網、強鏈,形成“係統完備、安全可靠,集約高效、綠色智能,循環通暢、調控有序”的國家水網,全麵提升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、供水保障能力、戰略儲(chu) 備能力。
堅持實施國家“江河戰略”。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指出:“繼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之後,我們(men) 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,國家的‘江河戰略’就確立起來了。”深入學習(xi) 貫徹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關(guan) 於(yu) 治水的重要論述,要準確把握國家“江河戰略”的豐(feng) 富內(nei) 涵和實踐要求,以更大力度加強大江大河大湖生態保護治理,推進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。長江流域要把修複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,統籌考慮水環境、水生態、水資源、水安全、水文化和岸線等多方麵的有機聯係,堅持生態優(you) 先、綠色發展和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。黃河流域要以水而定、量水而行,因地製宜、分類施策,上下遊、幹支流、左右岸統籌謀劃,共同抓好大保護、協同推進大治理,讓黃河成為(wei)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。要堅持以流域為(wei) 單元、水資源為(wei) 核心、江河為(wei) 紐帶,統籌流域和區域、上下遊、左右岸、幹支流、地上地下,強化流域統一規劃、統一治理、統一調度、統一管理,促進人水和諧共生、建設幸福江河。
堅持保護傳(chuan) 承弘揚中華水文化。文化自信是一個(ge) 國家、一個(ge) 民族發展中最基本、最深沉、最持久的力量。深入學習(xi) 貫徹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關(guan) 於(yu) 治水的重要論述,要增強文化自信,保護傳(chuan) 承弘揚中華優(you) 秀傳(chuan) 統水文化,立足治水實踐,發展麵向現代化、麵向世界、麵向未來的,民族的科學的大眾(zhong) 的先進水文化。
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關(guan) 於(yu) 治水的重要論述,為(wei) 新時代我國水利事業(ye) 擘畫了宏偉(wei) 藍圖、指明了前進方向。我們(men) 要不斷深化對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關(guan) 於(yu) 治水重要論述的學習(xi) 研究,堅定不移用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“節水優(you) 先、空間均衡、係統治理、兩(liang) 手發力”治水思路和關(guan) 於(yu) 治水的重要論述精神武裝頭腦、指導實踐、推動工作,更加自覺地走好水安全有力保障、水資源高效利用、水生態明顯改善、水環境有效治理的高質量發展之路,為(wei) 強國建設、民族複興(xing) 作出水利新的更大貢獻!
(作者為(wei) 水利部黨(dang) 組書(shu) 記、部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