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2025年10月08日   星期三 設為首頁

歡迎訪問圣淘沙网站是多少網站!

行業動態
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 > 行業(ye) 動態

《人民日報》發表李國英部長署名文章:建設安全大壩、生態大壩、智能大壩

時間:[2025-06-27] 作者:本站編輯 瀏覽次數:335

建設安全大壩、生態大壩、智能大壩

水利部黨(dang) 組書(shu) 記、部長 李國英

  水庫大壩是主動調控江河洪水和水資源最為(wei) 有效的基礎設施,對保障防洪安全、供水安全、糧食安全、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。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高度重視水庫大壩建設運行管理,對建設什麽(me) 樣的水庫大壩、怎樣建設水庫大壩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,強調“我國現有水庫數量多、高壩多、病險庫多,要堅持安全第一,加強隱患排查預警和清除,確保現有水庫安然無恙。新建水庫,要從(cong) 保護和修複水生態係統的高度,科學規劃、統籌安排、強化質量、有序建設,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現代化”。水利部堅決(jue) 貫徹落實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關(guan) 於(yu) 水庫大壩建設運行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致力於(yu) 推進安全大壩、生態大壩、智能大壩建設,不斷提升水庫大壩現代化建設運行管理能力。

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

致力於(yu) 建設安全大壩

  我國現有水庫大壩約9.5萬(wan) 座,總庫容約1萬(wan) 億(yi) 立方米。近年來,水利部把確保大壩安全作為(wei) 第一要求,貫穿於(yu) 大壩建設運行管理全生命周期,係統構建大壩安全保障體(ti) 係。

  大壩安全事關(guan) 人民群眾(zhong) 生命財產(chan) 安全,保障大壩安全的工作標準不能等同於(yu) 大壩工程設計標準。設計標準是綜合考慮經濟、技術、環境等因素確定的一個(ge) 有限值,而工作標準是即便發生超出設計標準的洪水,也要確保人民群眾(zhong) 生命財產(chan) 安全。水利部堅持底線思維、極限思維,提前預置超設計標準洪水防禦手段,使大壩建設運行管理的目標、規範、措施都與(yu) 之相匹配。實施水庫全覆蓋、全要素、全天候、全周期管理,完善水庫管理體(ti) 製、機製、法治、責任製管理體(ti) 係,強化預報、預警、預演、預案措施,加強除險、體(ti) 檢、維護、安全管理工作,積極構建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,精準掌握每一座水庫性態。開展水庫安全鑒定,完善安全監測設施,加強白蟻等危害大壩安全動物防治,大規模持續推進水庫除險加固,近5年實施了約1.8萬(wan) 座水庫除險加固,未來3年還將實施5000餘(yu) 座水庫除險加固。強化水庫庫容和庫區管理,及時開展水庫庫容曲線複核,依法整治侵占水庫庫容行為(wei) ,管好用好每一立方米庫容。嚴(yan) 格落實水庫大壩安全責任製和小型水庫防汛行政、技術、巡查“三個(ge) 責任人”,全麵排查水庫大壩關(guan) 鍵部位安全隱患,強化水庫安全度汛管理,病險水庫主汛期原則上一律空庫運行。加強巡查防守,預置搶險力量、料物、設備,確保第一時間消除水庫險情。

  進入21世紀以來,我國水庫大壩保持了良好安全記錄,在保障大壩自身安全的基礎上,充分發揮了水庫防洪、供水等效益。

堅持人與(yu) 自然和諧共生

致力於(yu) 建設生態大壩

  近年來,水利部堅持生態優(you) 先、綠色發展,將生態保護融入大壩規劃設計、建設運行全過程。

  水利部深入貫徹落實習(xi)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增強生態意識,培育生態道德,建構河流倫(lun) 理,把自然界河流視作生命體(ti) ,尊重河流生存與(yu) 健康的基本權利,調整人與(yu) 河流關(guan) 係的價(jia) 值取向、道德規範、責任義(yi) 務、行為(wei) 準則,準確把握開發利用與(yu) 生態保護的關(guan) 係,促進人與(yu) 河流和諧共生。堅持把維護河流健康生命作為(wei) 大壩規劃設計的重要考量,深入比選論證,優(you) 化工程布局,開展環境影響評價(jia) ,建設生態放水、分層取水、過魚等設施,應用綠色施工技術和工藝,規避或盡最大可能減輕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。統籌水資源、水生態、水環境,強化流域水庫群統一聯合調度,係統構建生態調度體(ti) 係,維持河流生命基本特征、確保河流不斷流,維持河流生態係統健康、確保重要水生態指示物種用水需求,維持河流基本形態、確保河道不萎縮。逐河流、逐斷麵、逐工程確定生態流量目標,完善技術標準、製度政策、監測體(ti) 係,健全預警響應機製,推進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流量泄放設施建設與(yu) 改造,全鏈條保障生態流量目標實現。

  以小浪底水庫為(wei) 核心的水庫群聯合調水調沙,不僅(jin) 實現控製洪水、利用洪水的目的,而且通過塑造出增大及維持黃河下遊主河槽規模的流量及過程,使小浪底水庫攔沙庫容使用期延長,黃河下遊河道主河槽平均下降3.1米,最小過流能力提升至5000立方米每秒,向黃河三角洲補水超10億(yi) 立方米,有效改善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。深入實施母親(qin) 河複蘇行動,精細調度水庫開展生態補水,斷流百年之久的京杭大運河連續4年全線貫通,斷流26年的永定河連續5年全線貫通,斷流27年的西遼河今年首次實現全線貫通。

堅持發展新質生產(chan) 力

致力於(yu) 建設智能大壩

  近年來,水利部堅持“需求牽引、應用至上,數字賦能、提升能力”,以感知為(wei) 基礎、模型為(wei) 關(guan) 鍵、數字孿生為(wei) 實施路徑、預測未來為(wei) 核心特征,加快構建智能大壩,深化對水庫大壩性態全要素和運行管理全過程的數字化映射、智能化模擬,做到曆史數據積累分析、實時數據同步交互、未來數據預測預演,實現大壩建設運行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。

  水利部不斷完善透徹監測感知體(ti) 係,利用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網、雨量站網、水文站網“三道防線”耦合貫通的現代化雨水情監測預報體(ti) 係和“天空地水工”一體(ti) 化監測感知體(ti) 係,健全大壩自診斷和壩外監測感知體(ti) 係,全麵實時精準監測大壩及其周邊環境信息。完善智能分析預測體(ti) 係,構建基於(yu) 機理揭示和規律把握、基於(yu) 數理統計和數據挖掘技術的數學模型及混合模型,加強與(yu) 監測數據互饋驅動,對大壩性態和周邊環境進行同步映射、在線分析、自主診斷,對大壩未來狀態進行預測預判,確保風險隱患早預測、早發現、早處置、早消除。完善前瞻決(jue) 策支持體(ti) 係,強化物理大壩與(yu) 數字孿生大壩的實時交互和深度耦合,對影響大壩安全和效益發揮的各要素及其變化進行短期預報、中期預測、長期展望,在數字流場中“正向—逆向—正向”動態推演迭代優(you) 化調度運用方案,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“四預”功能,提供前瞻性、科學性、精準性、安全性決(jue) 策支持,實現防洪、供水、灌溉、發電、航運等效益“帕累托最優(you) ”。

  當前和未來一個(ge) 時期,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劇,大壩麵臨(lin) 的環境條件更加複雜、更趨極端,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(chan) 業(ye) 變革迅猛發展,水庫大壩建設運行管理麵臨(lin) 理念重塑、技術變革、模式再造的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。水利部將堅定不移沿著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指引的方向推進水庫大壩建設運行管理,不斷完善安全大壩、生態大壩、智能大壩體(ti) 係,為(wei) 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、保障我國水安全作出新的貢獻。

電話:027-84450112 傳(chuan) 真:027-84872714 E-mail:cjsbszhc@126.com 地址:琴台大道515號 郵編:430051

版權所有:圣淘沙网站是多少 技術支持: